HANDS-ON INQUIRY BASED LEARNING


文件名

研学旅行是近十年来出现的新词,由我国古代游学、近代修学旅行,逐步演变发展而来。研学旅行延续和发展了我国传统游学、“读万卷书,行万里路”的教育理念和人文精神,成为素质教育的新内容和新方式。


博物馆是培育和践行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,是全面推进中小学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,是学校教育与校外教育相结合的重要组成部分。2021年612日,柳州博物馆组织柳州水南路四年级40名师生,开展主题为《研自然万物演变,见地球光阴流转》的快乐研学之旅。活动通过展厅实地游览、研学课程讲解及化石挖掘体验,培养孩子们探索大自然的兴趣,同时学会敬畏自然、保护自然。水南路小学的师生们循着生命演化的足迹,和消失了上亿年的古生物们度过了一个难忘的端午节假期!




文件名





一、有趣的研学之旅


在讲解员的带领下,同学们参观了《生命之旅——古生物化石陈列》。探索生命之源化石陈列是同学们最感兴趣的地方,进入展厅的同学们仿佛走进了史前时代。同学们了解到地球上的生命是从无到有,从简单到复杂,从低级到高级,呈旋螺式发展进化。一件件形态各异的化石标本,吸引着同学们的视线久久驻足观察研究,大家有的带着笔记本,有的带着相机,把平时学不到的知识都一一记录下来。他们在这里看到了云南澄江生物群的大爆发,海洋霸主——鱼龙,还有中国发现的最大的蜥脚类恐龙之一——马门溪龙等等。从寒武纪的“小虫虫”到永川龙,从远古生物到现代人类,沧海桑田,须臾之间,尽收眼底,每一个生命演化的故事背后,都含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不朽理念。

在参观展厅学习结束后,同学们已经迫不及待在研学手册上,写下自己的奇妙发现和惊喜心情。

文件名




文件名

文件名






















二、丰富的研学教育课程


以恐龙为代表的古生物形象陪伴着大家童年时代的成长,激发着同学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。柳州博物馆古生物研究老师邹铸,给同学们上了一堂别开生面的古生物主题互动课。

课程主要内容:

1.化石形成的过程和发掘的步骤;

2.中外著名古生物学家简介(中国的徐星、杨钟健、美国的马什、科普);

3.恐龙研究和复原形象的历史变迁;

4.体验古生物学家的工作——化石发掘。

互动提问:

1.什么是化石?

2.看头骨猜动物;

3.霸王龙科学形象大畅想。

时光将古生物定格在形成化石的瞬间,从它们的化石可以推断出,它们的躯体该有多大呀,一颗马的牙齿,足有拳头大,那时候的植物,远比现在繁茂,这些巨大的动物,它们的进食更像是收割,一根大象的牙齿,足有三米长……

课堂上邹铸老师风趣幽默,用具体生动的事例,把深奥的道理讲得深入浅出,一堂课下来,同学们意犹未尽。生动有趣的课程使同学们更全面地了解生命的起源与发展。

文件名


文件名















三、化石发掘模拟体验


虽然恐龙早已绝迹了,没人亲眼见过它们的庐山真面目,但我们对恐龙种类以及习性方面的了解却越来越丰富,这得益于古生物学家们对恐龙化石的考古挖掘。活动期间,同学们变身小小考古学家,用挖掘小工具将模型慢慢凿开,真实再现考古学家发现、挖掘及修复恐龙化石的过程……

文件名


文件名

文件名

四、研学活动结束仪式


活动结束后,柳州博物馆馆长程州作了热情洋溢的讲话。以万物为师,以自然为教,带孩子去感知世界多元的文化,让孩子在行走中建构世界观、人生观与价值观。如此让课堂动静结合,既提高孩子们对学习的兴趣,又能保证教学质量。程州馆长希望通过本次活动让学生把课本知识和社会实践相,让学生敬重自然,直面社会。


文件名


博物馆研学之行是一场视觉、听觉、触觉的自然科学盛宴,不丰富同学们的科普知识,也大大提高同学们探索自然的兴趣。不少同学表示这是第一次走出校门参加研学活动,通过亲身体验考古发掘,学到很多书本以外的知识,感到很有趣,度过了一个开心的假期。一旁陪同参与活动的家长赞叹博物馆的研学活动很有意义,希望博物馆以后多多举办不同主题的研学活动,给孩子带来不一样的实践体验。

文件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