清明祭祀柳宗元,是柳州民间延续了千年的传统习俗,是世代柳州人民祭奠先贤、追忆柳侯的重要活动。2024年4月3日上午10:30,随着雄浑的鼓声响起,甲辰(2024年)清明柳州市祭祀柳宗元仪式在柳侯祠正式开始。
仪式按照传统祭祀礼仪举行,包括起鼓、辟户、迎神、进香、读祝、献爵、送神、阖户等程序。仪式中,20名身着深衣的学子们齐声吟诵《迎享送神诗》:“荔子丹兮蕉黄,杂肴兮进侯之堂,侯之船兮两旗,渡中流兮风汩之……鹅之山兮柳之水,桂树团团兮白石齿齿”,朗朗书声萦绕在柳侯祠上空,寄托了人们对柳宗元的无限思念。古老的祠庙、典雅的礼乐、庄重的祭礼,让广大市民亲身体验祭祀的盛典,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。
祭祀现场
唐长庆二年(822),纪念柳宗元的柳州罗池庙(今柳侯祠)落成,柳州地方就开始举行祭祀柳宗元活动。第二年,韩愈作《柳州罗池庙碑》,对柳宗元的治柳惠政给予高度赞誉,并在碑文末段附作《迎享送神诗》,“遗柳民,俾歌以祀焉”,专门为柳州百姓祭祀柳宗元写了这首诗。诗中表达人们对柳宗元的无比怀念之情,同时也描述了当时祭祀柳宗元庄严、隆重的场景,这是关于柳州祭祀柳宗元仪式的最早记录。
柳州罗池庙碑·迎享送神诗
唐·韩愈
荔子丹兮蕉黄,杂肴蔬兮进侯堂。侯之船兮两旗,度中流兮风泊之。待侯不来兮不知我悲,侯乘白驹兮入庙,慰我民兮不嚬以笑。鹅之山兮柳之水,桂树团团兮白石齿齿。侯朝出游兮暮来归,春与猿吟兮秋鹤与飞。北方之人兮谓侯是非,千秋万岁兮侯无我违。愿侯福我兮寿我,驱厉鬼兮山之左。下无苦湿兮高无干,秔稌充羡兮蛇蛟结蟠。我民报事兮无怠其始,自今兮钦于世世。
宋·苏轼书《迎享送神诗》
祭祀柳宗元从唐代开始,包括官(公)祭、民祭两种形式,春秋两祭,延续至今,已有千年历史。但凡柳侯祠维修、重建落成,或有重大事件,官方都要组织祭祀活动。柳宗元德政四年,被世代柳州人奉为神明,认为“侯生能泽其民,死能惊动祸福之”,凡旱涝、灾病,百姓必祷告于柳侯祠,请柳侯神灵庇佑,因此民间祭祀更为灵活。
新中国成立后,以清明祭祀为主,祭祀柳宗元是柳州重要的民间习俗,也是缅怀先贤、赓续柳州历史文脉的重要传统文化活动。2018年,柳州祭祀柳宗元习俗被列入柳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。
为增加祭祀活动的民俗性、体验感,今年祭祀活动还设置了射柳、投壶、木射等传统竞技活动,古琴、茶艺、香道等传统文化展演,同时还举办以柳宗元文化为主题的书画作品展、知识问答、字谜等文化活动。
民俗文化活动
德政四年,文垂千载。举办祭祀柳宗元仪式,不仅是继承柳州传统习俗,更重要的是学习柳宗元的道德文章,传扬他“利安元元为务”“廉洁自持”的民本勤廉思想,赓续柳州城市历史文脉,推动文化传承发展,更好的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