建功新时代 | 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

以柳州博物馆为阵地

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

 建功新时代 喜迎二十大  

图片


为全面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,近期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办公厅、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《关于进一步加强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实施意见》。《实施意见》明确了广西非遗保护工作的指导思想和工作原则。非遗保护工作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,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,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西“4·27”重要讲话精神和对广西工作系列重要指示要求,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,坚持创造性转化、创新性发展,坚守中华文化立场、传承中华文化基因,贯彻 “保护为主、抢救第一、合理利用、传承发展”的工作方针,深入实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工程,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体系,提升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水平,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,为凝心聚力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壮美广西提供精神力量。



学习文件精神

分享工作心得

如何以博物馆为主线,保护好我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,增强非遗保护意识,使之不仅仅成为留在纸上的保护名录,真正永久传下去,这是摆在每一位非遗文化保护工作者面前的主要问题。

文件名

▲柳州博物馆杨伟芬书记带领全体党员学习《关于进一步加强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实施意见》文件精神

5月31日, 杨伟芬书记带领全体党员在党员大会上进行《关于进一步加强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实施意见》的文件精神学习,随后党员杨梓绮分享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心得。博物馆所陈列的实物,都是历史,是文化,是记忆。通过陈列展览、展演等传播手段,为人们提供学习、教育和欣赏机会,使人们借助柳州博物馆这块宣传阵地,让实物说话,让传承人说话,让历史说话,让文化说话。柳州博物馆既是民间文化和非物质文化传承人荟萃交流之地,也是青少年点燃非遗教育火种的地方,成为大众和青少年教育的第二课堂。

文件名

▲党员杨梓绮分享非遗保护工作心得




推动非遗“走出去”

文件名

现实中,除了将观众吸引进博物馆,还应积极组织传承人和非遗技艺项目“走出去”。让非遗项目走进社区、学校以及其他公共文化场所,让非遗“活”在当下,“活”在生活中,真正实实在在传承下去。除了必要的宣传展牌和宣传资料外,需培植一批重点传统项目,如传统技艺类的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、壮族刺绣、壮族歌圩等传统项目,走进社区、企业、学校、商场、展会以及其他活动场所,增加公众的认知性和参与性。让青少年体验传统民俗的乐趣,让中老年人焕发童心,回忆童年快乐时光。传统的民俗文化,悠久的非遗历史,鲜活的生动体验,使公众接受非遗文化熏陶,感受我们民族文化的魅力,培养公众的传承保护意识,让非遗文化真真正正的根植在人们心中,存活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。

文件名

▲柳州博物馆开展非遗走进社区活动

文件名

▲柳州博物馆研发的侗族鼓楼、风雨桥木制立体拼,以文创的形式展现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这国家级项非遗项目

拉近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普通大众之间的距离,激发全社会对非遗的弘扬和保护热情,让非遗文化同百姓的精神需求相协调,让新时期柳州博物馆事业同社会进步相统一,充分体现“以人为本”“为社会及其发展服务”的服务理念,为非遗事业发展提供良好而又明确的可持续发展方向,从而为守护和传承好我们的精神家园产生深远而又积极的影响。


图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