学党史 颂党恩|风雨危亭写史诗

文件名


抗日救亡活动蓬勃开展

1937年,“七七”卢沟桥事变爆发,中国人民进入了全面抗战时期。随着第二次国共合作的实现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,柳州的抗日救亡运动也日益高涨。

中共柳州地下党组织,遵照党中央的指示,抓紧时机,利用合法地位,首先积极地组织领导抗日救亡宣传工作。

各中学爱国师生,纷纷行动起来,组成各种抗日宣传队、歌咏队、演剧队,到大街小巷、车站、码头、茶馆、酒楼,控诉日军的滔天罪行,诉说沦陷区人民的悲惨遭遇,宣传前线将士浴血奋战的感人事迹。柳州中学、龙城中学的抗日宣传队和抗日巡回工作团,还背起行装深入郊县农村,他们每到一处,便张贴标语,进行讲演,慰问抗日将士家属,演唱、演出抗战歌曲和剧目。1938年8月,柳州中学迁到柳江成团圩后,师生们每逢圩日、节日或前线大捷,便出版壁报、漫画,到圩场和附近农村宣传演出,鼓舞民众的抗日激情。与此同时,地下党组织还在学生中组织读书会,向学生推荐《大众哲学》《毛泽东少年时代》《新华日报》等进步书刊,把许多青年学生紧紧地团结在党的周围,不少青年学生后来成了抗日救亡运动的骨干。

文艺界同样十分活跃。1938年11月柳州成立了文化界抗日救亡协会,主编出版《救亡周刊》。在文协的领导下,各剧团积极上演爱国历史剧。小学教师和龙城中学师生组成歌咏队,广西大学农学院组织宣传队。文协还开办抗日救亡阅览室和救亡剧场,帮助和支持上海话剧团、“八一三”歌咏队、广东儿童剧团等外地来柳文艺团体,开展抗日宣传演出活动。

文件名

▲剧宣五队在柳州演出话剧


丰富多彩的演剧活动

这一时期,在柳州活动的还有国民政府四战区中共特支、中共柳州日报特支、中共抗敌演剧四、五队支部等。由周恩来、郭沫若领导的“抗敌演剧宣传队”,是中国共产党掌握的文艺队伍。演剧四、五队(原一、九队)1938年成立于武汉,1939年、1940年先后到达柳州。在柳州期间,他们广泛深入群众,利用出版壁报、宣传画、朗诵诗歌、讲时事、组织合唱队、培养文艺骨干等形式,宣传和发动群众。他们克服了种种困难,在柳州等地上演了《边城之家》《国家至上》《凤凰城》《流寇队长》《愁城记》《人鬼之间》等宣传抗日、抨击分裂的精彩戏剧,深受群众欢迎。

文件名

▲《国家至上》宣传海报

文件名

▲《愁城记》剧本

此外,他们演出的曹禺的《雷雨》、夏衍的《一年间》、陈白尘的《结婚进行曲》《升官图》、沈浮的《金玉满堂》《重庆24小时》《小人物狂想曲》、于伶的《杏花春雨江南》《长夜行》等名作,也都给柳州人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。演剧四队驻柳4年多,五队在柳长达6个年头,为柳州的抗日救亡运动作出了很大的贡献。抗战期间,先后到过柳州进行宣传演出的还有演剧七队、新中国剧社、厦门儿童剧团、基督教青年服务团、铁血剧团、少青团、中大剧团、“在华日本反战同盟”西南支部等进步文化艺术团体。

文件名

▲1942年剧宣五队在柳州大龙潭队部宿舍留影


争取朋友,团结抗日 

中共四战区特别支部,由中共中央长江局、南方局和周恩来直接领导。四战区中共特支在柳期间(1940年从广东迁到柳州)积极开展抗日救亡和统战工作。特支还在宣传抗日,组织动员军民合作,培养和积蓄党的力量,保护接待来柳或过往转移的地下党员、进步分子等方面,秘密地做了大量的工作,较好地完成了党交给的任务,为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贡献。